先进制程工艺芯片,不再是消费级电子产品的专属。
4月26日,联发科带来了天玑汽车平台3颗座舱芯片的首发亮相——3nm制程的CT-X1、4nm制程的CT-Y1和CT-Y0。
毫无疑问,这代表了当下全球范围内「最先进的座舱芯片」。
在智能手机领域,联发科是全球手机芯片市场份额第一,领先地位已稳居三年有余。
天玑证明了联发科冲击高端芯片市场的能力。天玑、成为联发科站稳高端旗舰智能手机芯片的扛鼎之作。
如何将智能手机的成就复刻到智能汽车上?
全球芯片厂商都在「各显身手,争相创新」,除了智能驾驶外,智能座舱也成为他们竞逐的下一个战场。
这一次3nm和4nm座舱芯片的亮相,联发科有望打破过去高通在座舱芯片一家独大的局面,将为更多汽车品牌带来多样化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
01、3nm制程的CT-X1,如何成为全球最强座舱芯片
年上海车展期间,联发科推出了全新天玑汽车平台,包含座舱平台、联接平台、驾驶平台、关键组件四部分。
当时,联发科技资深副总经理、运算联通元宇宙事业群总经理游人杰提到:「座舱平台将采用旗舰3nm制程芯片。」
时隔一年,在今年的北京车展期间,联发科祭出了「大杀器」——3nm制程的座舱芯片:CT-X1。
年9月,苹果发布A17Pro芯片,成为消费电子领域首款3nm芯片。
这一次,联发科CT-X1芯片,首次实现了与主流消费级芯片制程的同步,这标志着车用芯片在工艺与技术上已迎头赶上手机芯片的水平。
如今,CT-X1的亮相,意味着先进的3nm制程工艺将很快进入汽车领域。
相较于目前汽车座舱芯片最先进的5nm制程,联发科CT-X1无疑处于座舱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虽然CT-X1没有直接公布算力,但从现场展示的另一颗4nm制程车规级芯片CT-Y1(定位是次旗舰)的表现看,实测安兔免车机版跑分超过万,直接战平目前高通的旗舰座舱芯片。
联发科技副总经理车用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张豫台表示,3nm工艺打造的CT-X1,算力比去年年底市场上最高的旗舰级的芯片提升3成以上。
据汽车之心了解,联发科天玑汽车座舱平台新品已经被国内6家头部车企采用。
除了领先的制程外,这颗芯片的另一个亮点是支持端侧生成式AI技术。
目前市面上最强的骁龙芯片,最多只能支持30亿参数的AI语言大模型。
而采用3nm制程的CT-X1,可以支持亿参数的Al大语言模型,大幅提升了端侧生成式AI技术的应用潜力。
这使得CT-X1可以在车内运行多种主流的大语言模型(LLMs)和Al绘图功能(StableDiffusion)。
此外,这颗芯片还支持基于3D图形界面的车载语音助手、丰富的多屏互动与显示技术,驾驶警觉性监测等先进的Al安全和娱乐应用。
毫无疑问,在生成式AI领域,联发科CT-X1有望为用户带来更加出色的智能座舱体验。
随着CT-X1的量产上车,联发科在座舱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将更加稳固,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难有竞争对手。
02、3nm旗舰座舱芯片,有哪些核心优势?
汽车领域最热门的一个词是「生成式AI」。
眼下,AI技术多数应用在智能座舱,通过车内语音助手,形成具备出行场景对话式交互、逻辑推理、知识问答等能力,通过流畅的「人车对话」,让车机理解用户的指令与需要并作出反应,从而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事实上,这也是目前「AI+汽车」中较为主流且普遍的应用形式,如百度的生成式对话产品——文心一言,目前已有极越、长安、吉利、岚图、一汽红旗、长城等多家车企接入。
联发科技副总经理、车用平台事业部总经理张豫台表示,生成式AI在端侧(即在设备上)的应用对于人机交互至关重要,因为云端处理存在延迟,影响用户体验。特别是在语音助手和智能理解方面,端侧AI能够提供更快速的响应。
因此,只有在车端搭载高性能、低功耗大算力芯片,才能帮助智能座舱快速实现AI功能和应用。而支持大语言模型(LLM)和AI绘图功能(StableDiffusion),是联发科CT-X1芯片的核心优势之一。
在车企最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