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着讲了好几期的AutoCAD新功能了,今天我们把最好的放在最后,来讲一讲AutoCAD对于传统工作流程中最大的一个变动。
前段时间有用户突然问我:老柴啊,INSERT命令打开的插入对话框怎么没有了啊?变成了下面这个黑漆漆的面板?
浏览器地址栏输入
ruanjian.top
获取该软件的各个版本
该软件全版本获取,傻瓜式安装,不用看教程
是的,这就是AutoCAD中最大的改进,我们悍然对块的整个插入过程做了大刀阔斧的改进。
我们首先来看传统的插入对话框,相信这个对话框是广大AutoCAD用户每天都要面对的一个超常用的对话框,那么我们现在来说说,这个对话框有什么坏处吗?
首先,由于是个模态的对话框形式,所以一次只能插入一个块,下次插入需要重新调用这个对话框一遍;
其次,在这个对话框中,必须先选中一个块,然后才能看到块的预览图,没法根据块的形状来选择需要的块;(相信我,真的有设计师会用脸滚键盘的方法给块起名字的囧)
还有,虽然这个对话框会记住用户在当前图纸中,上次插入的图块是哪个,但不会跨文件的记录,也最多只能记录一个;
最后,虽然能够通过来将整个DWG文件作为块,插入当前文件中,但是如果需要的是某个DWG文件中的某个特定的块,插入对话框就无能为力了。这种时候我们通常都是在打开那个文件以后用复制粘贴来完成的。
那么,以上的这些都会在新的块面板中得到改进吗?
我们来按照面板的选项卡来看下新的面板:
选项卡
我们首先来看一下,当打开了一个文件以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见,在块面板中,罗列出了当前文件中所有的块:
这些块的预览图下方是块的名称,一目了然,解决了无法通过缩略图来选择块的窘境。
如果需要使用这些块,可以用三种方法来完成插入的过程:
在块上面单击或者双击,然后移动到绘图区域的制定位置进行插入
直接拖拽一个块进入绘图区域
在块上右键呼出菜单,选择插入
那么在这里,第一和第二种方法有什么区别呢?
大家注意一下,在块预览图的下方,是功能区:
在这个区域中,可以预设一些插入时候的参数,比如插入时候的比例,如果我们在这里将X方向的比例设置成2,然后角度设置成45度,然后将勾选上,再用前两种方法就能发现不同了:
在插入选项中所做的所有设定,只对单击或者双击的插入方式有效,而对拖拽方式无效,这说明了拖拽是一种无视插入选项值的快速插入方式。
选项卡
而当我们试着插入了一些块以后,我们可以试着切换到块面板的第二个选项卡:
可以看到,我们刚才尝试插入的块都会被添加到这个选项卡中,那么,什么操作会让块被添加到这个的选项卡中呢?差不多有这么几种:
插入操作
修改操作
重命名操作
复制粘贴单个图块
相比起中的块只能在当前图纸中使用,中的块是可以跨图纸使用的:
在A图纸中插入一个块
切换到B图纸,然后在中,可以插入刚才A图纸中使用过的块。
当然,这个的块的数目是有限制的,可以通过修改系统参数BLOCKMRULIST来调整数量,取值范围是0-。
当这个的列表中,有你不想放在里面的块的时候,可以对着这个块,右键呼出菜单,选择‘删除’即可。
选项卡
看完了前面的内容之后,大家可能会发现一个重要的工作流不见了:直接浏览一个文件,将这个文件作为块插入当前图形中。
别急,这就是最后一个选项卡的用处:
点击最上面的按钮会让用户选择文件,选择完文件后,会自动切换到最后一个的选项卡:
而和直接打开这个文件后在选项卡中看到的不一样的是,在第一个的位置,是一个用*号开头的块,这个就是整个图形了,而直接双击这个块,就能直接将整个图形作为块插入当前图形了。
另外,被打开的图形中的其他所有块,都可以被直接使用哦,是不是更加方便了呢?
当然,我很能理解用户的体会,一个使用了很久的超级熟悉的对话框被替换掉了之后,肯定会有一些不适应的地方,但是我相信,新的块面板能够极大的提高用户对块的使用效率。
P.S.之后我们将持续为大家推出一分钟知识锦囊,帮您解决疑惑,有问题可以留言提问,也许你会在下期收到解答哦~
一分钟QA
Q
CAD中单线体与双线体的差别是什么?
A
“单线体与双线体”若是字体,分为shx和Truetype字体,默认使用Windows字体。机械制图中规定字体用长仿宋体,而在CAD软件中,可用信息交换常用字体,对应的是gbenor.shx。至于不同公司,可能采用的字体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