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天气多变,时暖时寒。当春季来临时,人体很难一下子与外界环境相适应,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等致病微生物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另外,近期新冠肺炎的疫情有所好转,但依旧不能放松警惕。新冠肺炎
新型冠状病*肺炎(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简称“新冠肺炎”,世界卫生组织命名为“冠状病*病”,是指新型冠状病*感染导致的肺炎。
主要症状: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少见,会出现缺氧低氧状态。约半数患者多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在1周后恢复。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传播途径:直接传播、气溶胶传播和接触传播。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气溶胶传播是指飞沫混合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吸入后导致感染;接触传播是指飞沫沉积在物品表面,接触污染手后,再接触口腔、鼻腔、眼睛等粘膜,导致感染。
防控措施:
(一)个人防护知识——洗手篇
1.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有何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呼吸道感染和腹泻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如何正确掌握七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第七步:清洁手腕。
建议:手要洗足够的时间,至少20秒。
3.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放学回家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手脏时。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玩玩具后。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接触钱币后。
(10)吃药、往伤口涂抹药物之前。
4.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剂敏感,75%酒精可灭活病*,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品。
(二)个人防护知识——口罩篇
1.口罩应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5)摘口罩的时候,尽量不要触摸口罩的外侧,摘下口罩后记得立即洗手。
(6)不要重复使用一次性外科口罩或N95口罩。使用过的口罩应毁坏后作为有害垃圾处理。
3.如何选择合适的儿童口罩及有哪些注意事项?
儿童使用口罩需注意以下事项:
(1)因儿童脸型较小,与成人口罩边缘无法充分密合,不建议儿童佩戴具有密合性要求的成人口罩,应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2)儿童在佩戴前,需在家长帮助下,认真阅读使用说明,掌握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
(3)家长应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