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胰岛素作用障碍所致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持续高血糖与长期代谢紊乱等可导致全身组织器官,特别是眼、肾、心血管及神经系统的损害及其功能障碍和衰竭。严重者可引起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等急性并发症酮症酸中*和高渗昏迷。糖尿病临床主要多为2型糖尿病,临床也称为成人发病型糖尿病或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由于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2型糖尿病是典型的慢性疾病,占糖尿病患者中的90%左右,病发后的预期寿命较之病发前可减少10年。
临床案例发现,干细胞可有效控制血糖,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发生
干细胞是人类的原始细胞,能够发育成人体任何类型的组织和器官,可塑性强;是一群在胚胎发育早期未分化的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越来越多的研究学者发现,通过移植干细胞可有效预防糖尿病患者并发症发生,对血糖控制有超乎预期的效果。通过移植干细胞有效修复糖尿病患者胰岛细胞功能。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医师刘保池教授通过多年的普通外科及急诊外科接诊工作,发现通过采集糖尿病患者自体骨髓培植有核细胞可有效治疗二型糖尿病且后期效果显著。
自体骨髓干细胞治疗糖尿病机制原理:1.干细胞可分化为胰岛素分泌细胞,对胰岛β细胞进行修复;胰岛β细胞是人体胰岛素分泌的主流分泌细胞。干细胞通过对胰岛的修复,可以使胰岛产生新的胰岛β细胞;使其具有分泌胰岛素的功能;通过干细胞所产生的因子,刺激胰岛β细胞再生;2.免疫调控抗炎作用,自身反应性T细胞减少(破坏性细胞)而调节性T细胞(Treg)(保护性细胞)增加;促炎性细胞因子减少而抗炎性细胞因子(有利的)增加;3.组织修复作用干细胞分泌修复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成纤维生长因子等,阻止了胰岛细胞凋亡,促进胰岛素分泌前体细胞的增生与分化;4.干细胞对其他胰岛素分泌细胞的修复:在人体内除了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外,在身体其他器官和组织中还存在一些胰岛素分泌细胞,也有分泌胰岛素的作用。通过干细胞对这些细胞的修复及再生作用,可以提高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可以起到降血糖的作用。
案例分析:
66岁女性患者,糖尿病合并失代偿期肝硬化肝功能亢进,用长效胰岛素和常规胰岛素约90单位,空腹血糖一般在8mmol/L,伴有*疸、腹水、凝血功能障碍、肝性脑病。经刘保池教授通过自体骨髓细胞输注手术后一个月到院复查,空腹血糖6mmol/L,肝功能好转,胰岛素减量至每日60单位,手术后3个月再次复查,空腹血糖6mmol/L,肝功能接近正常,胰岛素减量至30单位。手术后一年再次复查,空腹血糖6mmol/L,肝功能接近正常,胰岛素减量至每日30单位。后期血糖控制基本稳定,患者生活质量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