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原因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供应过量氯离子可以校正由疾病或利尿剂引起 [复制链接]

1#

供应过量氯离子可以校正由疾病或利尿剂引起的代谢性碱中*。在代谢性碱中*时,享利襻缺乏氯的主动重吸收,因机体钠的被动重吸收也不能出现。钠随着HCO3-运输到远曲小管,通过H+-Na+或K+-Na+交换,促进K=排泄和(或)H+的分泌,HCO3-产生,使碱中*永存或扩大;如果同时又存在血容量降低而促进醛固酮分泌,则更进一步增强Na+-K+交换,使钾排泄过多而导致钾缺乏。严重缺钾时,肾脏保氯功能受到损害,可引起氯进一步丢失,缺氯时易引起碱中*。

(3)其它氯参与胃液中胃酸(HCL)的形成。胃酸促进维生素B12和铁的吸收,帮助胃消化食物,激活唾液淀粉酶分解淀粉,抑制随膳食进入胃的微生物生长。在神经细胞中,氯离子可稳定膜电位。氯也刺激肝功能,促使肝中的废物排出,帮助激素分布,保持关节和肌腱健康。

6.5.3 吸收和排泄

(1)吸收氯以氯化钠的形式摄入,经胃肠道吸收。在胃粘膜中氯依赖钠主动运输,受HCO3-浓度和PH影响,如果缺乏HCO-3,净氯运输降低50%以上。空肠中氯离子是被动运输,色氯酸刺激Cl-1的分泌,增加单向氯离子的流量。回肠有发电的“氯泵”,参与正常膳食中氯的吸收的胃液中氯的重吸收。肠腔中HCO3-浓度升高时,氯的分泌增加。

(2)排泄氯主要由肾排泄,经肾小球滤过的氯,约有80%被肾近曲小管重吸收。髓襻升支粗段可能有‘氯泵’存在,能主动运转氯离子。氯的主动吸收引起钠的被动吸收,而运曲小管和收集管的“钠泵”,可促进钠的主动吸收而引起氯的被动重吸收。进入远曲小管的氯约占滤过氯的10%,其中部分被重吸收,小部分经尿排出。

速尿、利尿酸、汞利尿剂等主要作用于髓襻升支,抑制氯的主动运转,钠的重吸收随之减少,使钠和氯的排泄增加而利尿。腹泻时,肠的“氯泵”功能有缺陷,食物及消化液中的氯可随粪便大量排出。少量氯可在汗中排出。在热环境中劳动,大量出汗,可使氯化钠排泄增加。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