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性酸中毒原因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从手绘图纸中诞生对接测量员
TUhjnbcbe - 2025/3/5 19:22:00

本文转自: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记者付毅飞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航天飞船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与空间站成功“握手”。本次任务中,中国航天科工三院33所研制的高精度加速度计组合(简称“高加组合”)及多只加速度计再立新功,出色完成了微重力环境下加速度的测量任务,帮助飞船精准把握速度和位置,让交会对接又稳又准。

说到“高加组合”,不得不提其中的核心组件加速度计。

作为从神舟一号开始就一路相伴并不断升级的产品,神舟十四号上搭载的石英挠性加速度计在我国历次载人航天任务中表现出色,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担当着“对接测量员”的重要角色,是飞船上值得信赖的功勋成员。在20多年研发与改进过程中,为了精准的测量值,33所技术人员不断探索、创新,打造出技术水平国内第一的产品。

至今,那一本本泛黄的工作笔记仍在33所的技术人员手中流传,上面记述了33所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研制的艰辛历程。上世纪70、80年代,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从零开始展开加速度计技术攻关,靠着手工抄写、记录和编撰,逐步完善了石英挠性加速度计的知识谱系,为其绘制了最初的原理图。数不清的手写实验手册,记录下加速度计在求索与企盼中的新生。

从年在神舟一号中搭载应用,到年作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GNC(制导、导航与控制分系统)的部件之一,再到连续参与此后的载人航天任务,33所研制的加速度计始终有着稳定发挥。随着任务难度变化,该产品先后经历了稳定性提升、真空环境适应性改造、温度环境适应提升等迭代过程,褪去青涩而越发成熟稳重,成为神舟飞天最可靠的组件之一。

年开始,根据任务需求,“高加组合”进入研发阶段。在这套组合中,加速度计将不再是“单兵作战”,而是与它的“翻译官”IF转换电路进行功能整合,通过系统优化,让各个器件的兼容性和稳定性达到最优。

“高加组合”主任设计师于华男表示:“如果说加速度计好比是琴艺高超的俞伯牙,那IF转换电路就是它的知音钟子期,两者合作确保了一个测得精,一个解得准。”

以此为核心器件的“高加组合”,十余年间大显身手,在交会对接中测量沿X轴、Y轴、Z轴方向的平移速度增量,在部分任务中用于检测飞船的微重力水平,包括轨控发动机工作过程,调姿、姿控过程,对接及分离过程和轨道舱泄压过程,先后助力神舟系列飞船、探月工程任务取得成功。

根据任务需要,技术人员持续对产品开展升级改造,先是为加速度计穿上了密不透风的“外衣”防止内部气体泄露,随后还对IF转换电路做了升级,增强了信号处理能力,为提升系统工作效率提供了方便。

在数字航天战略的指引下,手绘图纸和人工记录虽已成为过去式,但志在太空的“测量员”从未忘记初心,将在星辰大海的征途上继续前行。

1
查看完整版本: 从手绘图纸中诞生对接测量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