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的长沙没有丝毫寒意
反倒是阳光明媚、温暖无比
近日,1型糖尿病综合管理门诊
如往日一样有序的接诊病人
突然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
13年前的暑假,小王出现了三多一少的症状,暴瘦至38斤,因少有前例,医院未查明病情。后来因为酮症酸中*致使昏迷,才得知患上了1型糖尿病。一个星期后,小王从ICU转出,又经半个月的调理才出院。当时年少无知的她,并没有太在意这个疾病。但是“终身不得治愈”、“终身注射胰岛素”、“高昂的费用”,接连的问题让她逐渐感受到了压力。
但是她很幸运,遇到了国内专门诊治和管理1型糖尿病的专业团队,参加了国内首个1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学习,在湘雅康乐营她认识了很多病史长达30年的前辈,还有营养学家给她们分享控糖的秘诀。学会了碳水化合物和血糖波动的关系,然后根据碳水化合物计算胰岛素的剂量。
现在的她,无任何并发症,出落的非常漂亮又有气质,名校毕业后现正在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在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后还要为贫困的1型糖友捐款。
小王的故事让我们不禁联想到中国无数1型糖尿病患者
在中国,每年新发的1型糖尿病患者有1.3万人左右,他们大多是儿童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差,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发生率高。
年最新流行病学数据显示:中国大陆糖尿病患病率为12.8%,而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3.3%,49.0%和49.4%,呈“一高三低”的形势。这给社会和患者造成重大的经济负担和疾病负担。
一
肩负使命,不负韶华
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依医院代谢内分泌科,承担着改善我国糖尿病防控形势的重要责任,全面提升糖尿病防控水平的重要使命。
1、加大对基层医生护士的培训
举办15期湖南省内分泌专科医联体培训,签署建设协议的单位达家,覆盖全省14个地州市;6届全国培训班,培训了近名护士;2届面向医护人员湖南省糖尿病教育学习班,培训了全省40余名科主任及余名护士;5期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培训,培训专科护士余名;年1型糖尿病教育师培训,培训教育师36余名。
旨在提高糖尿病基层防控水平,进一步推进糖尿病诊疗的信息化和规范化。
2、承办多项国际会议
成功举办年第十七届国际糖尿病免疫学大会(IDS),这是1型糖尿病领域的顶尖学术会议,25年来第一次走进中国,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医院院长周智广教授担任大会主席。连续举办十五届湘雅国际糖尿病免疫学论坛和国际接轨、把握前沿、增进交流。
秉承“致力于糖尿病领域的科研与临床,促进交流与合作”的宗旨,以权威的解读,精彩的互动为糖尿病领域的医生护士献上一场学术盛宴。
3、针对患者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
加大科普宣传、健康讲座、义诊服务、康乐营、患者联谊活动等多种形式给予糖尿病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以及防治措施。
联合国糖尿病日活动
每年的11月14日为联合国糖尿病日,根据糖尿病日的主题,都会进行“蓝光行动”,主要内容包括免费义诊、免费糖尿病筛查、健康科普、糖尿病健康专题教育、专家现场咨询答疑,体验糖尿病并发症等。
连续举办十五届康乐营
康乐营是一个专门面向1型糖尿病这个群体创办的夏令营,秉承帮助青少年糖友“健康快乐”成长的初衷,已经连续举办14届。从年起,已经累计帮助了0多个1型糖尿病家庭。随着湘雅康乐营品牌影响力的增大,报名参加夏令营的人数越来越多,、年都有超过个家庭参加,为全球最大的1型糖尿病夏令营。
一站式便民服务
1型糖尿病综合管理门诊采用多学科联动形式,由糖尿病专科医生、营养科医生、运动康复科医生、心理科医生、眼科医生和糖尿病教育师6名医护人员共同组成专家团队,对1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系统化、标准化的综合管理。
国内首个1型糖尿病结构化教育模式
为了使每个1型家庭接受正确的、标准化的糖尿病教育,实现良好的糖尿病自我管理。医院代谢内分泌科向1型糖友提供了糖尿病结构化教育课程——掌控我生活。从年1月开始线下共举办了七期,共有77个学员。疫情期间,团队将该课程转向线上,受众更多的患者。
创建五大网络科普平台
为了推动糖尿病科普的传播,创建了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网站和